种菜

今日瓯海 2024年07月05日

  ■徐秀莉

  幼儿园在三楼大阳台开辟了一块种植园。

  这种植园还是请设计师做了规划设计,几十平方米的空间被划成几何块,小石子、小木条铺成别致造型,显得有条不紊,很有艺术感。厚厚的泥土铺起来,就可以种菜了。别以为种菜那么简单,之前在楼下的种植园种过几次,每次种出来的菜都是病恹恹的可怜相,很久都长不大。葱像头发丝,蒜苗叶子总是略带黄色还垂下来,怎么也撑不住。茄子没长几个就焉了;豆角基本没长豆,油菜花是开了一些,但零零碎碎地散着;菠菜还算争气,长出来绿油油的一大片,让老师与小朋友们高兴了一阵。大家小心翼翼地采摘下来,洗干净,分成一小把一小把,还列为课程项目之一制作、拍照、发布,让这菠菜真正火了一阵子。

  这次三楼的种植园可是花了大本钱的,所以不能随便浪费难得的资源。思量再三,还是得请内行的“专业菜农”来耕种。也算有缘吧,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伯被我们请来做这菜园的“技术人员”专门负责耕种。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话是没错的。这老伯高个子,身体硬朗,说着不很标准的普通话。他除了热心,更是专心、认真。他自带工具,把泥土用铲子翻了一番,使泥土变得松软,再用水管细心地浇水,像在为菜园做“美容”似的。一切办妥之后,就根据季节的气候与天气温度,第一批分别按地块分布种下了芥菜、黄叶菜、白萝卜、花菜和草莓。

  我们的办公室和菜园同一层,菜园朝南,我们的办公室座北。每天看到阳光满满地普照在菜苗身上,我们甚是羡慕。为了能晒点太阳,上班是隔会儿就跑到大阳台的菜园子里站一会儿。这样,菜苗就顺其自然地在我们眼皮底下慢慢成长。一天又一天,这菜苗长得可旺盛了。最早成熟的是芥菜,它们就像在跟时间赛跑似的,每时每刻在蹭蹭蹭地往上长。我们每隔一天看到的都不一样。它们富有朝气地挺立着,叶子绿油油的在阳光下发光。微风一吹,还摇头晃尾的像在炫耀自己的威武。

  黄叶菜也在慢慢成长,但它们不张扬,总是羞答答地卷着身体,绿中带黄的叶子像被理发师烫过一样皱成花边似的。它们不像芥菜那么挺拔,而是横向发展,最早长出的叶子会把后来长的叶子包在里面,一层一层,身体变得越来越厚实。

  白萝卜是各自独立把叶子张开,长的速度稍微慢些。等到叶子长度差不多一尺来长时,泥土表面露出了一小段白色的萝卜身。我们喜出望外:“哎呀,萝卜长出来了!”感觉像产房里冒出婴儿哭声那样的惊喜。后来的日子,我们几乎每天都要盯着它们的根部,看着白萝卜慢慢变粗变大。遗憾的是,白萝卜本应该是往下生长的,可能泥土不够厚实,到底部了没法再往下长,只能把身体露在泥土之上了。

  草莓最让我们失望了。同样的时间种下去,每天照样的阳光普照,水分充足,可它们就是不给力,不领情,身体像是被注了药水似的不长个,很固执地趴在泥土上没多大动静。都几个月了,不见开花不见长果实,实在令人失望。

  老伯隔日会过来照看菜园子,浇水,捉虫,看看生长情况,然后跟我们探讨菜的生长情况,也传播一些蔬菜种植知识。也就大概两三个月时间吧,我们眼皮底下这块菜园丰收在望:第一批最早成熟的是芥菜,又大又嫩。小朋友一哄而上去拔菜,没几分钟,整块芥菜全被拔光,一大堆绿油油的菜排成一行,开心得不得了。我们也迫不及待地想品尝自己菜园子里的新鲜蔬菜。厨师动作麻利,那天中午炒了一锅菜给老师们吃。大家边吃边说:“这是最近距离吃得最放心的新鲜蔬菜了。”

  第二批成熟的就是黄叶菜了,每一个菜足足三四斤重,小朋友们一个人都抱不动,得两个人合作抬着走。那么多菜烧起来让全园师生美美地吃了一顿。接下来就是白萝卜了。小朋友们费了好大劲才把萝卜从泥土里拔出;有的即兴边拔边唱起“拔萝卜”的儿歌,那场景真是热闹动人。厨师把萝卜分别做出了好几种菜肴:排骨萝卜汤、油炸萝卜丸子、腌萝卜片等,也算是美味佳肴了。

  紧跟着成熟的是包菜。从小不点的菜苗到一层层包起来成长为小脸盆那么大的包菜,一切很顺利。也许有点太心急了,老师们也不懂包菜哪个程度算是成熟。单看个头不小了,就带一批孩子来拔菜。等拔光了菜发现拔得过早了:包菜的中间还是松软的,没长结实呢!太可惜了。如果包菜会说话,一定会很生气:我还在长身体呢!

  还有一块地种的是花椰菜。那老伯天天用心耕种,花椰菜的叶子长得很茂盛,都两尺来长了,可就不见开花。我们有时候忍不住拨开叶心想看看到底有没有花长出,可就是不见“白”的那个点。老伯跟我们说,可能他把菜苗位置排得太紧密了,每颗菜之间间隔太密,太挤,所以影响了菜的成长。

  有一天,不经意之间,我们看到了一个白花花的花椰菜从绿叶丛中探出头来,有拳头那么大了!呀,花菜终于长出来了。说老实话,活到这岁数,还是第一次亲眼目睹花菜成长的过——于是天天忍不住到菜园子里看花菜的成长。这家伙要么不长,要么就飞速地长,一天一个样,一天天往大了长。不到一个星期,就长到三四斤重了。当然,不仅仅是一个,周片的一片都是先后慢慢从菜心里面冒出,慢慢越长越大,太令人欣喜了。

  已经收成了的空地,老伯都会及时补上新的菜苗。如今又给种上了油冬菜、黄花菜、菠菜等等。春节过后,土豆、丝瓜、西红柿等等又在耕种计划中……这小小的菜园,给我们带来的不但是一饱眼福和口福,还有更多的是耕种、采摘的过程和丰收的喜悦。

  写到这,突然感到农民种菜真不容易,从播种到成熟采摘是个漫长的过程,浇水、施肥、除虫,每个环节都得付出汗水。如果一切顺利,最后卖出去的钱跟付出的可能不成比例,更不要说遇上天灾什么的。我们到菜市场买菜,遇到那些自产自销的老伯、大妈大热天冒着酷暑、大冷天寒风簌簌,他们用自己的辛苦付出得到的是微不足道的那点钱。我们不要问价格,也不要计较量够不够,付出那么几块钱,拿到现成的蔬菜,怎么都是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