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个集体和个人获表彰

瓯海这些榜样引领向上向善力量

今日瓯海 2024年09月27日

  慈善义诊列车为民服务 王翼翔/摄

  人人可慈善,慈善惠人人。在昨日召开的瓯海区第四届慈善大会上,公布了第四届“瓯海慈善奖”获奖名单,一批集体和个人上榜。

  近年来,我区公益慈善事业持续发展,在扶弱济困、助学助医、乡村振兴和疫情防控等领域作出积极贡献,涌现出一大批感人事迹,书写大爱华章。让我们一起走近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聆听他们的慈善故事,感悟他们的慈心善行。正是这一件件善行累积起的榜样力量,形成了激发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让爱心善举在瓯越大地接力传递,推动形成“人人心怀慈善、人人参与慈善”的生动局面。

  这些善行义举诠释慈善精神特质

  本届“瓯海慈善奖”集中表彰热心慈善的个人、单位、项目和志愿服务者,其中有从慈善捐赠者成为新时代慈善事业发展推动者的温州市冠盛汽车零部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家儒,有带领公司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浙江伟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项光明,有深耕基层慈善、帮扶困难居民的瓯海区景山街道净水社区义工队队长黄小燕……他们的爱心汇聚成强大暖流,他们的善行义举生动诠释了瓯海人崇德向善、乐善好施的精神特质。

  被授予“慈善楷模奖”称号的区慈善总会慈爱义工队队长戴成杰说,慈善事业让他越做越上瘾;丽岙街道侨联主席王云弟热心公益,在发展教育事业、家乡道路建设、扶贫济困、抗疫救灾等领域都留下足迹,他直言“我虽然旅居法国30多年,但我的心一直与祖国同在”;“慈善公益使者”宋玲华是党的十九大代表、区关工委副主任,积极开展失足青少年帮教工作,在10多年时间里,制作了3.5万多个环保袋,分送给群众。

  除了个人,还有很多受到表彰的团体和爱心企业。成立于2003年的瓯海区慈善总会,深耕扶老助残、救孤济困、恤病优抚、救灾应急等慈善领域,实施“我要圆大学梦”等项目40余个,至2023年底,累计募集善款12.3亿元,救助支出9.7亿元;浙江森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在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积极担当社会责任,构建了一套常态化、制度化的企业慈善公益体系;浙江钟铮锁业有限公司向各类慈善机构捐资捐物达600多万元,在区慈善总会申请成立“光彩事业·钟铮公益基金”,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德赛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先后在抗震救灾、爱心助学、结对帮扶和生态环保事业中捐款捐物。

  这些组织和项目展示瓯海城市温度

  近年来,我区慈善组织主动顺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规范运行,带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助力民生保障等,共同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区人民教育基金会2015以来累计捐赠收入12316.48万元,加大奖教奖学和对经济困难教工、学生资助的力度;温州金州永强慈善基金会致力于捐资助学、扶贫助困、关爱弱势群体、支持新农村建设等慈善事业,累计向社会捐款捐物达7000多万元;区小蚂蚁公益服务中心聚焦“一老一幼”,联合在温高校力量等,认真谋划活动项目,精心打造“暖心食堂”“爱心陪护”“幸福小筑”“候鸟暑托夏令营”等志愿服务品牌。

  本次表彰的“慈善项目奖”具有创新性和发展性,受助群体反响好、社会影响力大,对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示范和推广价值,成为展示瓯海温度和软实力的重要名片。

  “闺女来了”关爱孤寡老人项目,定期组织义工为山区孤寡老人、独居老人提供健康检查、理发、过生日等暖心服务,10年来服务人数超1.2万人次;“点亮蓝灯”孤独症家庭赋能公益项目,以“孤独症家长培训+医学专项服务”为特色,通过为孤独症孩子和家长提供帮扶和支持,精准帮助孤独症家庭改善生存和生活质量;“瓯善馨居”最困难家庭居住环境改善项目被区政府列入低收入家庭综合集成帮扶重点项目,通过专班管理、全程跟踪、量身定制、公开认领、专业施工等一系列规范程序,每年帮扶改善10-20户困难家庭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山区学生营养餐项目已坚持了16年之久,为学生免费供应一日三餐,惠及5600多人次。

  通讯员  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