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区围绕食品快检工作全链条,强化农批市场农副产品食品源头质量和流通管控,有效提高问题食品发现率,及早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切实守护群众菜篮子安全。
压实主体责任
提升食安监管水平
瓯海辖区拥有温州菜篮子蔬菜批发市场、温州市水果批发市场和温州市生猪肉品批发市场3个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聚蔬菜、水果、肉品等农副产品供应。截至8月份,市场内共有商户630家,日均供应各类农副产品超2000吨,产品辐射浙南闽北地区,其中温州菜篮子蔬菜批发市场是浙江省内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之一。
市场庞大,随之而来的管理难度也在增强。对此,我区建立健全食品准入和质量管理责任制度,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截至目前,3个专业农批市场所有经营户均已建立电子档案,签订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协议。严格落实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入准出、进货查验、检验检测、日常监管、问题处置等长效机制,并开展常态化管理。按照规定,食用农产品需经由经营户提供承诺达标合格证或产地合格证明入场,无法提供证明的食用农产品则需经市场管理方快速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场。入场后,市场管理方按照抽样计划对全部入场农产品开展快检或者抽样检验。
强化入市检测
快检抽检双结合
在守牢监督抽检核心地位的同时,全面提升快检检测能力,进一步发挥食品快检时效优势。市场管理方建立食品检测室,配备专业检测员9人,年快检检测量约12万批次,合格率为93.16%,基本实现食用农副产品入市检测全覆盖。创新推出“检测码”制度,采样后通过手持式记录仪扫码,准确录入样品信息,绑定检测操作,检测结果上传浙食链系统。
对于快检不合格的食用农副产品,立即暂停销售;针对复检不合格的批次当场组织销毁;连续三批次不合格则销毁全部产品,并派人现场监督。今年以来,共开展阳性样品处置达3万吨,严防不合格农副产品流出农批市场。若2个月内发现同一品种同一源头供应商连续2批次以上不合格,市场将暂停其上链交易,并通过浙食链进行信息公示。
溯源信息链条化
完善追溯体系建设
依托“浙食链”平台,温州菜篮子批发市场对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在蔬菜交易区配置200台电子结算秤,贯通市场结算系统与“浙食链”系统,通过刷卡交易,自动将产品信息、检测结果等信息通过“浙食链”系统推送给下游买方,实现溯源信息链条化,并引导配送企业、农贸经营户以及学校、机关食堂等重点主体办卡交易。该市场农副产品检测合格上链已达8万多批次,累计交易笔数超25万笔,交易量达1.6万多吨。
区市场监管局加强执法力度,对批发市场实行驻场管理,由专人进行专管,今年已立案处罚21起检验不合格违法行为。此外,定期开展行政约谈,开展食品检验检测专业培训,推动农批市场“浙食链”追溯体系建设,增强市场主体食品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义务。
通讯员 叶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