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幸福园博

深度谋划 做好“后园博时代”文章

今日瓯海 2025年02月10日

  ■记者  吴佳佳

  2月8日,瓯海开启“两会时间”。代表委员共谋共商瓯海发展之路,“幸福园博”也成为大家频频提及的关键词。

  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是我国园林绿化行业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性盛会。第十五届园博会将于2026年在温举办,其主园址落户瓯海。对瓯海而言,园博园建设是瓯海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

  随着园博盛会的越来越近,对园博园的建设,代表委员有着无限的期待和畅想。“园博会将为瓯海的城市建设和文化建设带来新的机遇,希望借力园博盛景,共谋瓯海花卉产业发展。”在区政协委员、瓯之韵花艺发展中心主任谢旭看来,花卉产业是瓯海的特色产业之一,可以利用园博园的人流和物流优势,通过建立花卉市场、推出花卉研学路线等方式,推进花卉产业优化提升和“后园博时代”的可持续发展。

  区政协委员、丽岙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袁耀辉则建议要先行深度谋划,做好“后园博时代”文章。他表示,园博会是推动瓯海“西部富美”的重要契机,要统筹考虑用地布局、交通组织、产业发展等方面因素,加强区域整体规划统筹,打造内优外畅的交通路网,合理布局片区产业,建立完善的城市运营机制,推动“后园博时代”可持续性发展。

  从旅客流量转化为经济流量的角度思考,区人大代表、市流行音乐协会秘书长高翔建议将动车经济与后园博时代发展紧密结合,打造高铁助力园博文旅、园博拉动高铁客流的良性循环。他表示,可以通过构建“10分钟接驳圈”、加强业态深度融合等方式,带动周边商业、文旅产业发展,为园博园注入持续发展动力,让园博园从“展会热点”变“长红地标”。

  区人大代表、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园林绿化科负责人董茵子围绕园博园建设及区域综合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她希望从完善城市生态景观、优化布局交通路网等方面着力,进一步提档园博园周边环境品质;以园博园、植物园与动物园“三园”建设为契机,推进公园社区建设,打造生态人文宜居新名片,让园博福利惠及每一位百姓。

  “园博园建设不仅是提升城市生态与推进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也为周边乡村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区人大代表、凌氏中西医骨伤科医院负责人凌华燕表示,希望以园博园建设为契机推动乡村振兴,通过优化基础设施衔接、打造特色文旅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加强人才培养引育、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等方式,充分发挥园博园的辐射带动作用,有效激活乡村发展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