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瑶 许文星)春风拂过,油菜花海随风摇曳,崭新的机耕道路蜿蜒延伸,清澈的灌渠在整齐的田畴间流动。近日,仙岩街道社帆村、自力村、渔潭村高标准农田(粮功区)改造提升建设项目顺利通过区级验收,为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该项目由温州永成水利水电有限公司承建,总改造提升面积达402亩。项目总投资229万元,通过实施土地平整、完善灌排设施和修建机耕道路等系统性工程,将原本低效的园地、林地等地类恢复为优质耕地,以集约化建设实现高效益产出,新增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达130余亩。
仙岩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刘艺介绍,该项目基于中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及省委“未来乡村建设”的政策导向,立足渔潭等三村作为未来乡村建设主阵地的定位,街道前期谋划重点打造三大文化板块,其中以塘河八景之一的浮岛帆游为核心的塘河文旅板块,亟需连片高标准农田作为支撑。
项目竣工后,仙岩街道将通过统一流转方式,交由温州嘉友种业有限公司运营管理,实行水稻、油菜轮作种植模式。目前,去年种植的水稻已获丰收,油菜正处于旺盛生长期。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显著提升了耕地质量,更为当地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郭溪里屿垟片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样成效显著。近两年,区农业农村局通过改造渠道、优化生产道路、新建泵站等多措并举,投入343万元,成功打造郭溪里屿垟片高标准农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盛况。截至目前,该片区已完成752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夯实高产粮仓基础的同时,还化身艺术长廊,成为市民竞相打卡的网红景点,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景观的完美融合。
近年来,我区深入贯彻浙江省“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战略部署,统筹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升级与耕地质量提升工程。2022年至2024年,全区累计实施10余个高标准农田项目,覆盖潘桥、郭溪等镇街。通过系统实施土地平整、完善机耕道路、优化灌排渠系、新建泵站蓄水池等工程,实现田块平整率、灌溉率、机械化率显著提升。
据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我区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5000亩以上,着力打造浙南地区“田更美、粮更优、民更富”的现代农业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