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基层实战能力

我区全力以赴下好备汛“先手棋”

今日瓯海 2025年04月15日

  今天,瓯海正式进入汛期。我区多措并举,聚焦体制机制提升、风险隐患排查、要素保障健全等防汛备汛各项工作,以基层应急消防管理站为防汛防台“前哨站”,充分发挥“小防指办”作用,切实提升基层实战能力。

  一个目标

  全力备汛

  围绕“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总目标,我区抓紧“窗口期”强化指挥部署,确保各级责任落到实处。理顺指挥体系,以基层应急消防管理站为主体,构建基层防指组织架构,实现与省、市、区级“1833”联合指挥体系贯通,编制乡级“1833”联合指挥体系操作手册和村级防汛防台操作手册,实现各项任务要求可视化、流程化、样本化。

  完善乡级、村级和网格三张“基层防汛防台责任人职责清单”,建立“县级领导包乡、乡级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到人”的包保责任清单,将基层防汛网格设置全面融入“141”基层治理网格体系,实现防汛防台工作落实在基层、落实靠基层。

  与此同时,将基层防汛12项机制进行汇编,真正把机制优势转化为行动效能,将防汛防台综合预警发布、应急响应、信息报送、抢险救援、物资调拨等由应消站“一个口子”统筹协调。

  两个结合

  闭环管控

  强化重点督导和排查治理相结合,通过“八张风险清单”+“隐患大排查”模式,推动风险隐患闭环管控。完善排查标准,调查研究9个防汛防台重点领域风险特征,同时结合汛期日常排查、台风前重点排查的不同情况,编制2个版本《基层防汛隐患排查参考标准》,让基层应消工作人员一册在手、随用随查,做到排查有方向、风险能辨识,实现隐患排查标准平战结合。

  充分发挥基层应消站队伍吹哨作用,强化防汛指挥部、防汛成员单位和基层应消站“一网协同”,实行风险隐患“全域排查-精准预警-快速响应-分类管控”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下发提示单、预警单、指令单,确保应急处置“快速叫应、一贯到底”。

  依托自然灾害监测设备,构建完善的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山洪灾害监测网,优化“警戒提醒、分级叫应、实况通报”智控流程,通过线上平台短信和电话提醒,严格落实各类责任人叫应制度和六问抽查制度。

  三个前置

  强化保障

  坚持靠前部署、闻汛而动,提早做好险情应对,确保基层应消力量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联合全区6支专职消防队和各重点领域24支救援队伍,提升最小单元作战能力,依托“1+6+13+24+N”基层救援模式,打造城镇“135应急救援圈”和农村“15分钟救援圈”。

  动态更新防汛要素,因地制宜修订13个镇街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修编完成197个村社防汛防台形势图,制定“乡自为战”“村自为战”2类工作清单,有效形成“乡镇统筹、村自为战、充分授权、一线决策”作战模式。

  强化群防群治,于汛期前开展多维度全方面防汛业务培训,落实镇街指挥人员“一学四练”和镇街、村社基层防汛责任人、应消管理站负责人“四讲一会”培训,进一步提升基层应对和处置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通讯员  林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