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助馨扶”救助帮扶服务亮点纷呈

绘就社会救助新图景

今日瓯海 2025年05月09日

  ■记者  黄冰娥  通讯员  应丹青

  从点亮困难群众“微心愿”,送上生活急需物资,到开展残障人士轻轨出行体验活动,助力其融入社会;从组织困境儿童纸山研学之旅,开阔视野,到为残障人士和困难群体开设技能提升课程,赋能成长……连日来,我区各地“助联体”活动纷呈。

  为了推动社会救助由单一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拓展,我区着力打造“瓯助馨扶”救助帮扶服务品牌,聚焦困难群众需求,全方位搭平台、建网络、链资源,将基本生活救助服务与个性化救助服务相融合,逐步绘就基本生活满足、公共服务优享、急难愁盼有助、社会融入友好的社会救助新图景。

  畅通渠道 

  搭建社会救助服务网络

  “助联体”是“瓯助馨扶”的核心载体。目前,我区已建成1家区级助联体、13家镇街助联体服务站、202个村社助联体服务点。纵向贯通区、镇街、村社三级救助服务网络,横向则联动社会救助职能部门、特殊群体救助单位、惠民补贴相关单位、服务类社会力量等多方合力,形成“无盲区、全覆盖”的社会救助工作格局。

  娄桥街道助联体服务站为困难老人举办集体生日会、景山街道助联体服务站为困难群体开展非遗水拓丝巾手工制作……如今,社会救助早已不再局限于“一袋米、一桶油”的传统帮扶模式,“助联体”开展的活动五花八门,囊括了经济帮扶、教育帮扶等方方面面,这些温暖而坚实的力量正悄然改变着困难群众的生活。

  链接资源 

  集成帮扶需求两张清单

  我区建立起服务资源供给库与困难群众需求库,不断提升精准帮扶。在救助服务供给端,汇集政策资源,区本级20个部门(单位)出台了87项惠民救助政策,并通过政府购买、公益创投等形式广聚社会资源,为困难群众常态化提供居住环境改善、精神慰藉、家庭支持、社会融入等多元帮扶项目。

  在困难群众需求端,线上依靠“浙里办”、温州市综合帮扶在线等平台收集困难群众“微心愿”;线下通过“助联体”服务站点收集、入户探访、项目实施等方式发现救助需求,持续完善困难群众需求库。如瞿溪街道“助联体”服务站经过前期的走访调研后,4月中旬开展了一场“微光汇聚,圆梦困境同行”微心愿送达活动。工作人员将满载电风扇、凉席、空调等物资的爱心列车开进了雄河村、埭头村等村社。

  借助数据赋能,“瓯助馨扶”救助帮扶构建了村社服务点“点单”、镇街服务站“统单”、区级助联体“派单”、集成化相关部门及服务组织“接单”、招募志愿服务组织“送单”、困难群众“评单”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确保每一份需求都有回应,每一次帮扶都有实效。

  今年以来,在政府救助基础上,我区整合爱心企业、公益慈善基金会、公益组织、社工机构等资源,打造了“闺女来了”、星火燎原、瓯善馨居等18个帮扶项目,已开展各类个案服务达2148人次,困难群众满意度达100%。在解决救助对象生活困难的同时,通过“1619”计划、造血型帮扶基地、家政服务培训、产业帮扶等“造血”类项目,成功帮助124人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