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办公
合作伙伴
分拣配送
■记者 张惠妍
金秋十月,郭溪街道境内良田万亩,作物成熟。不少农民陆续将刚采摘的精品蔬菜送到位于三合村的一季青·共富工坊,这是该共富工坊农产品定点采购的日常。这座由三合村党总支联合温州一季青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党支部共同打造的产业赋能式共富工坊,如何有效链接这万亩良田上的农作物?将给农户带来哪些岗位和经济效益?又会给企业带来哪些变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开展,一季青在万亩良田上书写答案。
送项目到村
温州一季青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常年为温州市100多家机关、学校食堂提供以新鲜蔬菜为主的农产品,眼下又到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季节。秋季蔬菜产出丰富,单位食堂需求不断,刚采购的农产品,需要第一时间配送。上午10点,联系上温州一季青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俊鹏的时候,他已经忙碌了5个小时,正准备将农产品样品送到瓯江口。而该公司夜里刚配送完回来的物流配送车还没停多久,又开出去几辆,往采购单位食堂追加补货。
“前年我们企业营业额是6000 多万元,去年营业额已经突破1亿元。”张俊鹏表示,企业营收的增长,与一季青·共富工坊的成立息息相关。2021年年底,该企业搬至郭溪街道,得到属地街道大力支持。一季青·共富工坊由郭溪街道党工委牵头,依托郭溪农业强镇优势,联合优质农业销售平台,探索出一条“你生产我销售”的农业合作共富路径。“街道农办给了我们很多支持,对接用工需求,拓宽销售渠道、提升规模等等。”张俊鹏介绍道,例如去年通过街道知晓泽雅蔬菜滞销的消息,第一时间前往采购。
采购本地蔬菜配送,优势在于新鲜。如今蔬菜禁止添加防腐剂、添加剂,对配送要求相应提升。“运输中蔬菜损耗在所难免,不会整颗都坏掉,但外面肯定要剥掉几层。”根据张俊鹏估计,外地采购的蔬菜,例如东北地区起码要运送一天一夜,损耗率基本近20%,但是本土采购的蔬菜损耗率可以控制在10%以内。
2022年,在共富工坊的基础上,由郭溪街道牵头,三合村党总支和一季青公司党支部联合打造温州丰源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20余亩,农户与一季青公司以土地、人员、资金入股的方式,保持紧密联系,持续深化农业合作。平台不仅着眼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投资20万元对大棚种植基地和供水系统进行改造升级,不断提高农业种植效率。同时关注田园整治,着力打造“美丽田园”,增强农业观光价值和农村生态富裕水平。
送就业到户
农业合作不仅在合作生产上体现,同样聚焦到个人就业情况。依托党建联建机制,一季青联合三合村党总支“红色管家”,定期走访了解用工需求,通过排摸梳理全村闲置劳动力和低收入农户清单的方式,推动劳动力供需精准对接。目前,一季青·共富工坊已面向郭溪农户提供包括人事、行政文员、车间分拣员、司机等工作岗位100余个,其中车间分拣员、司机等属于晚班岗位,符合当地部分人群的实际需要。另外,该公司将承包的温州中学等学校食堂的用工需求优先向低收入农户倾斜,分别给予每月4000-6000元不等的薪资。“我们这个行业流动性大,去年一年进出有200多人次。”张俊鹏介绍道。
除提供就业岗位外,一季青帮助农户拓宽销售渠道,让他们放心种植。并联系农业、就业、金融顾问化身助富能手前来指导,常有农户主动来到企业,沟通对接。种植前询问需求:“你这里什么需要多?我帮你去种。”种植后了解销售渠道:“我今年种了萝卜,你这边需要多少?”品质符合要求,价格实惠,一季青都会考虑采购。如果农户种植量能跟得上企业需求量,种植积极性也会提高,会想办法扩大种植规模,提高产量。如果遇到产出大于需求的情况,一季青便会将优质的产品推荐给兄弟公司,最大程度上帮助农户销售。这样做法,有效化解农户防抗风险能力,提高种植效益。一季青与本地15家蔬菜种植户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其种植的绿色蔬菜均能第一时间送到各大单位食堂,打造可复制推广、可持续发展的村企合作农业新模式。
送农产到桌
走进一季青,抬头可见近百家合作供应单位的标识:温州市委党校、温州中学、中国人寿、温州市中心医院……包含了学校、医院、机关等企事业单位。作为单位食堂供应商的一员,一季青定期参与供货能力评比,并按要求平均每半年进行一次配送区域轮换。
送往各大单位食堂餐桌的过程中,一季青将食品安全放在首要考虑。采购优质农产品是第一重保障,对农产品进行农残检测是第二重保障。“我们每天都会对配送的食材进行抽检,哪怕是市场上拉来的已经抽检过的货也是如此。”张俊鹏介绍说。吃的放心外,吃的营养均衡也是一季青所重视的。供货单位中有不少学校食堂,社会关注度高。“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张俊鹏表示,蔬菜配送完毕不等于工作结束,他们还会密切关注学校公布的菜谱。“单位采购的这些菜都烧成什么样了?”“是否做到荤素搭配?营养价值怎么样?”一季青有营养师,可帮助学校做关于采购食材和定制菜谱的参考。
送食材到桌,远不如想象轻松。一年四季都忙碌,一天24小时运转不停,是一季青工作的常态。夜里两三点,30余辆大货车集中,每车基本载着3到4吨农副产品,从一季青所在的温瞿路和景德路的十字路口出发,东南西北发往近100多个点位,于上午10点左右才算基本结束。而这时行政人员早已上班,录入配送信息,接收处理订单,制订配送方案,前往市场采购,处理配送售后……一直忙到晚上5、6点,轮换为车间的工作人员开始上班,对农产品进行分拣,农残检测等,无缝衔接上凌晨司机的班次,开始新一轮的配送……
2022年度,温州一季青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入选温州市农业龙头企业。注重品牌打造、专注产业提升,一季青力争成为食材供应链管理服务专家,服务范围覆盖全市各地,实现全城无忧配送。在这片温州近郊为数不多的一望无际的田园沃土上,一季青公司主动成为共富工坊的经营主体,不仅实地拉近了和农户的距离,更是搭建起了彼此沟通的桥梁,书写万亩良田上的共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