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溪街道多措并举化解电动自行车停车难、充电难

精准发力解民忧

今日瓯海 2024年05月21日

  本报讯(记者  罗琛琛  吴宇洲  见习记者  郭思思)电动自行车停车难、充电难怎么办?5月16日,记者来到瞿溪街道,看这里如何化解停车充电难题。

  瞿溪街道信达佳园小区共有电动自行车200多辆,过去由于缺少停车棚和充电设施,电动车乱停乱放、违规充电现象频发,给小区带来严重安全隐患。去年8月,信达佳园电动自行车公共停车区域启动建造,今年4月1日投入使用,占地面积约850平方米。如今,小区内所有电动车都井然有序地停放在公共停车区,而区域内设置了100个充电位,足够供应小区内的电动自行车错峰使用,居民只需扫一扫二维码,即可让车辆顺利充上电。

  “电动自行车可以从闸道进入公共停车区域,停放好后,居民再从另一边的伸缩门进入住宅区,非特殊情况,伸缩门只允许居民出入,不能进车。”信达佳园业委会副主任陈继延说,“业主们现在安全意识也比较高,都会自觉遵守这项规定。”

  信达佳园电动自行车公共停车区域内还设有20个消防灭火器、10余个监控摄像头,并且配有专人进行全天巡逻,若发现电动自行车钥匙未拔、照明灯未关等现象,会在第一时间向业委会反映,再由业委会通知业主。下一步,业委会计划设置温州方言广播,宣传电动车安全知识,并增设可投币使用的充电口,以方便老年群体。

  与信达佳园的集中区域管理不同,霁虹雅苑目前共设2个小型电动自行车停车充电棚,还有2个正在建设当中,它们选址在各楼栋附近,居民可以就近停车充电。“比起过去,现在小区对于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更严格有效了,对于我们来说,小区里安全隐患变小了,住得也更放心,而且这儿充电的价格也很合理。”居民李女士点赞道。

  瞿溪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副站长马金豪介绍,目前,瞿溪还有不少地方正在开展电动自行车充电点位建设。“我们组织各个相关科室、部门人员成立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工作委员会,采取分级分类的方式,摸排统计区域内企业园区、住宅小区、出租房和公共场所所需电动车充电点位的数量,以此为依据不断推进充电设施的完善工作。”马金豪表示,下一步,瞿溪计划打造能够覆盖全街道的充电桩点位网络,确保满足不同人群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