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

区十届人大常委会2024年工作纪实
今日瓯海 2025年02月09日

  ■记者  章珈璐

  2024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立70周年,也是瓯海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设立40周年。

  这一年,区十届人大常委会共听取和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32个,检查了7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审查规范性文件13件;全区各级人大代表参与常委会工作290余人次,进站参加主题活动190余场。圆满完成了区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推动瓯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彰显人大站位

  学深笃行党的创新理论。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积极组织党组学习,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领航人大参与改革、保障改革的思路和举措,助推全面深化改革。

  协助开好区委人大工作会议。回顾瓯海人大40年实践历程,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强化使命担当,进一步明确推动新征程我区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方向、重点和任务。

  坚决贯彻党委决策部署。自觉将人大工作置于党委领导之下,与区委同心同力、同向同行。按照区委统一部署,在“十大联系”、安全生产、重大攻坚、助企纾困等工作中发挥人大机关积极作用。

  赋能高质量发展

  扛起人大担当

  助推经济稳健运行。首次听取2024年度政府债务管理情况专项报告,对三年来审议通过的13个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建设情况“回头看”,联合审计部门督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同步跟进高铁新城PPP项目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

  促进创新动能提升。协同省、市人大三级联动检查科技进步“一法两条例”贯彻执行情况;专题调研“三镇一港一园一村一区”建设运营情况;专题调研“两院”司法保护工作开展情况。跟踪监督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促进条例审议意见落实情况,与企业面对面交流,推动重难点问题破解,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聚力“强城行动”实施。对“七大重点板块”和“六大行动”情况进行重点监督;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调研、听取报告,为“强城行动”献计献策。专项监督全区综合交通建设情况,督促政府加强交通道路规划研究、推进项目进度。

  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展现人大作为

  推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督办安置房办证提速工作,联动镇街全面调研排查营业房安置情况。持续跟踪“医保纾困·携手共富”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健全保障机制,防范群众因病致贫返贫。专项调研农村审计工作,促使相关部门进一步开展“三清一促”专项行动。

  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跟踪监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助推一批现代化校舍建成投用。视察调研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助力瓯海入选省级基层卫生健康综合实验区。

  推动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建立更加清晰的监督评价指标,联动镇街人大开展美丽瓯海全域行动主题监督活动,专项检查温瑞塘河保护管理与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情况,执法检查《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浙江省公墓管理办法》贯彻落实情况。

  推进区域治理现代化

  发挥人大职责

  保障宪法实施。牵头组织“12·4”国家宪法日系列活动,督促区政府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开展普法宣传;依法开展备案审查工作,发现并纠错政府规范性文件2件;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移送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公民异议开展审查。

  推动依法治区。持续完善法治政府评议可量化体系,形成多维度精准“画像”供区政府参考。对部分刑事案件办理情况进行专项监督,督促公检法机关切实提升办案质效。坚持对任命人员的常态化监督。

  助力社会治理。联合区监委在新桥人大代表联络站成立全市首个基层监察联系点,推动全区开展农村“三资”突出问题的整治。对7部省市条例开展立法调研和座谈,征求基层建议意见40余条,娄桥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获评新一批省级基层立法联系点。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擦亮人大品牌

  建强用好阵地堡垒。部署实施“三进三助”工作法,优化构建人大代表联络站点矩阵;推进各级人大代表进站800多人次,征集民情民意6500余条,已办结6411件。

  深化拓展“两个联系”。全年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55人次,参加执法检查、视察调研、座谈交流等238人次。引导代表“双岗建功”,形成17个典型案例。常态化开展国家机关负责人联动代表进站活动,党政“一把手”和“三官一律一员”进站102人次,接待代表、群众530余人次。

  加强代表履职保障。优化打造“代表E学”自学场景,分片区开展代表履职交流活动。健全代表履职积分管理办法,全区各级人大代表实现履职数字“留痕”管理,形成履职记录20858条。区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以来代表提出的207件建议,均在规定期限内全部办理并答复代表,满意率达84.54%。

  加强“四个机关”建设

  塑造人大形象

  强化党建引领。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开展党课宣讲、专家辅导讲座7场,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点;把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推动党建和人大业务深度融合。

  提升工作效能。以新修改的《监督法》为履职“标尺”,规范和加强人大监督工作。出台《关于建立区级层面人大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贯通协调工作机制的意见》等三项制度,与多部门构建监督贯通协调工作机制。持续传播人大声音,基层单元亮点工作被中国人大网、新华网、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刊发转发,27位代表履职风采登上省市人大媒体平台。

  夯实基层基础。坚持全区人大“一盘棋”,提升基层人大工作“三化”水平;擦亮工作标识,部署开展“一镇街一品牌”项目创建活动,打造了娄桥“为民桥”、瞿溪“瞿情e记+”、茶山“校地智囊点”、三垟“榕树下·代表有约”等10多个基层民主实践品牌。